電解電容發熱對電路有影響嗎?電解電容也是屬于電容的一種零件,電容器與正極緊貼金屬的氧化膜是電介質,陰極由導電材料、電解質和其他材料共同組成,因電解質是陰極的主要部分,電解電容因此而得名。下面看看廣州智品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介紹。
電解電容發熱對電路有影響嗎?
電解電容工作原理
電解電容器通常是由金屬箔(鋁/鉭)作為正電極,金屬箔的絕緣氧化層(氧化鋁/鉭五氧化物)作為電介質,電解電容器以其正電極的不同分為鋁電解電容器和鉭電解電容器。
鋁電解電容器的負電極由浸過電解質液(液態電解質)的薄紙/薄膜或電解質聚合物構成;鉭電解電容器的負電極通常采用二氧化錳。由于均以電解質作為負電極(注意和電介質區分),電解電容器因而得名。
電解電容應用
有極性電解電容器通常在電源電路或中頻、低頻電路中起電源濾波、退耦、信號耦合及時間常數設定、隔直流等作用。
一般不能用于交流電源電路,在直流電源電路中作濾波電容使用時,其陽極(正極)應與電源電壓的正極端相連接,陰極(負極)與電源電壓的負極端相連接,不能接反,否則會損壞電容器。
無極性電解電容器通常用于音箱分頻器電路、電視機S校正電路及單相電動機的起動電路。
電解電容器廣泛應用于家用電器和各種電子產品中,其容量范圍較大,一般為1~33000μF,額定工作電壓范圍為6.3~700V。其缺點是介質損耗、容量誤差較大(最大允許偏差為+100%、-20%),耐高溫性較差,存放時間長容易失效。
電解電容的極性,注意觀察在電解電容的側面有“-”是負極、“+”是正極,如果電解電容上沒有標明正負極,也可以根據它的引腳的長短來判斷,長腳為正極,短腳為負極。
電解電容發熱的原因是什么
什么是紋波
紋波的定義是指在直流電壓和電流中,疊加在直流穩定量上的交流分量。在評估紋波時,通常圍繞紋波電壓和紋波電流這兩個組成部分來進行。在大多數應用中,紋波和噪聲是工程師要最大限度抑制的一種電路狀態。
例如,在將交流電源轉換成穩定直流輸出的AC-DC轉換器中,要竭力避免AC電源會以一種小幅、根據頻率的變化信號疊加在DC輸出之上的一種現象。
另外,對采用鉭、鋁和鈮氧化物等有極性的電容器來說,還有另一個需特別注意的地方:不要讓紋波電壓的最小值掉到零電位以下,因為這將導致有極性電容工作在反向偏壓條件。
電容發熱的主要因素
紋波是導致電容自發熱的原因之一,電容起著電荷庫的作用,當電壓增加時,它們被充電;電壓降低時,它們向負載放電;它們實質上起著平滑信號的作用。
當電容受到紋波電壓非直流電壓時,電容將經歷變化的電壓,并根據施加的電源,還可能有變化的電流,以及連續和間歇性的脈動功率。
無論輸入形式為何,電容電場經歷的變化將導致介電材料中偶極子的振蕩,從而產生熱量。這一被稱為自發熱的反應行為,是介電性能成為重要指標的主要原因之一,因為任何寄生電阻(ESR)或電感(ESL)都將增加能耗。
理論上,一個完美的電容,自身不會產生任何能量損失,但是實際上,因為制造電容的材料有電阻、電感,電容的絕緣介質有損耗,各種原因導致電容變得不“完美”。
一個不“完美”的電容其等效電路可看成由電阻、電容、電感組成,如下圖為一個不“完美”的鉭電容,其等效電路由電阻、電容、電感、二極管串并聯電路組成。